臺科大2023《ledra光》魯凱族成果展演閃耀登場

臺科大2023《ledra光》魯凱族成果展演閃耀登場

記者徐慧明/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今(102)年集合原住民同學,到台東達魯瑪克部落,學習的魯凱族歷史與傳統文化,並將具體成果以《ledra光》為題,進行一週的魯凱族成果發表。 

ledra光》系列展演於95日至915日在臺科大登場,一年一度的原民週,包括:靜態展覽、原民擺攤、風笛工作坊、魯凱族樂舞演出、專題講座、達路岸長廊「我們都是最美好的存在」年展等精彩內容,期盼藉由串連藝術與文化,看見熱血當代原住民學子視角下,魯凱族文化的優美與沈穩精神。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中)與臺科大原住民同學合影。

在今(11)日的開幕茶會,臺科大副校長劉志成致詞表示,臺科大同學約有10,800人,原住民同學約100人左右,原住民同學在其中就像他所研究的稀土元素一樣,在地緣政治發揮特別功能,讓臺科大獨特並不同凡響。

開幕茶會特別邀請到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蒞臨,他在致詞時勉勵原住民同學,要傳承語言、歌謠及文化。並舉例說明,南島民族中的紐西蘭毛利族與馬紹爾,都有詞語發音跟臺灣原住民一樣,再再表示臺灣為南島原鄉。

▲臺科大副校長劉志成致詞。

臺科大魯凱族機械系大四同學陳宇聖表示,〈Cegaw〉是他發想與製作,想與觀展人分享回家當中所遇到的困難,最後終於得到父母的認同與支持。〈Cegaw〉也是他的族語名字,不僅是作品,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本次展覽以五組作品呈現,同學們將部落田調的經驗,透過創作,轉化在部落學習感受,分別為:〈醞釀〉icibi(地悶食),是族人們同心與溫暖的展現,透過觀者的雙手,將「同心協力」的概念,轉化在光感裝置上;〈凝聚〉是將族人圍著火堆聚在一起,互相照亮彼此的樣貌,透過語言、字卡象徵加進火堆的枯枝,讓「分享」的火延續下去。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致詞。

另外,〈綻放〉是達魯瑪克部落的重要象徵鞦韆,象徵著生命的延續與族人間的感情;〈祝福予鍊〉將傳統項鍊中富有不同含意的珠子,其象徵族人的祝福與期望,而透過作者轉化後,將社團在田調中合而為一的美好時刻紀念下來;〈Cegaw〉講述一位魯凱的孩子回到部落參加傳統青年團的故事,藉著「回家」分享那份堅持透過「參與」所長出的文化經驗。

 今年策展理念是以《ledra》展覽的五個作品的創作脈絡,並進行延伸,用鐵製床架、樹枝以帆布及藍色膠條進行編織與包裹,並鋪上石頭裝置空間,創造出一種別於長廊日常使用的樣貌,試圖打造一處在山林裡作夢的意象,讓觀者感受「在山上做夢」的時光。

▲開幕茶會所有來賓合影。

展覽主題為魯凱語「ledra」(光芒),講述臺科大16位當代原民青年在部落採集到的智慧故事,如同在黑夜中尋找到一道光芒,照亮青年世代的原民認同。「光」也是隱喻,代表原民認同的啟蒙,是原住民族在當代主流社會和傳統之間的探索過程。由於臺科大的原住民同學都是都市原住民,參與的學生以「參與社團」的實踐方式,讓田調經驗成為當代原民對文化產生認同的絕佳方法。

 

本次魯凱族樂舞展演將於915日舉辦,由臺科大的原住民同學親自演出,邀請喜愛原住民文化的大家一同蒞臨。更多詳細展覽與活動內容,可上「ledra光」粉絲專頁與IG社群:ledra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