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軼事   秦淮八豔之馬湘蘭(上)

文化軼事 秦淮八豔之馬湘蘭(上)

記者陳立驌、施彥毅/綜合報導

馬湘蘭是秦淮八艷中活躍年代最早,也是唯一未曾經歷明清交替變亂的奇女子,且終身未嫁。馬湘蘭,名守真,小字玄兒,又字月嬌,在家排行第四,故又稱四娘,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卒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西元1604年),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蘭畫竹,故有『湘蘭』著稱,好友王稚登為她寫了『馬姬傳』,形容她姿容雖非絕代,但神情開朗,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

用現代話來解釋,就是雖然只是中人之姿,但氣質清雅脫俗,才華出類拔萃,談吐合宜且善解人意。個性豪爽俠義,常揮金以濟少年,正因這樣的個性,也容易得罪別人,話說某年有個舉人慕名前來拜見,她不喜歡這人,連一面都不見,過了幾年,舉人升到了禮部主事,剛好馬湘蘭犯了一事由他主審,他趁此藉機公報私仇逮捕馬湘蘭,在主事大堂前,他居高臨下看著她冷笑說道:『人人都說馬湘蘭與眾不同,如今看來,也是徒有虛名。』馬湘蘭面不改色,反唇相譏說:『正是當年徒有虛名,才有今日不名奇禍。』主事見她答得巧妙,不由得一笑,將她釋放。

但人在江湖,樹大招風,總不可能每次都有驚無險,有貪官汙吏見馬湘蘭門前終日車水馬龍,想藉此大撈一筆,敲詐了五百兩銀子還不夠,欲食髓知味,馬湘蘭為此而陷入了愁雲慘霧的生活中,正巧吳中頗富盛名的書法家王稚登來訪,撞見了馬湘蘭最為脆弱的時刻。他是這麼形容的:『披髮赤腳,目皆哭腫。』和平日裡特立獨行、風采四射的形象,判若兩人。王稚登見狀,不由得起了惻隱之心。於是和御史大人商量處理這件事,風波才算平息,經過此事,馬湘蘭對王稚登不勝感激,卻也情不自禁地愛上他,於是馬湘蘭提出要嫁給他,這一年,馬湘蘭三十歲左右,而王稚登大她十三歲,對於佳人的心意,王稚登淡然說道:『我只是出於惻隱之心而幫助妳,況且我是個修道之人,對於美色看得淡。再者,幫別人消災解厄就想從中獲利,那和製造災難的人有何區別?』這番話頗有道理,但兩人情誼仍在,馬湘蘭把這份感情,終身收藏。世間猶存有馬湘蘭寫給王稚登的八封書信,可以看出這份情誼的大致面目。

在這八封書信中,馬湘蘭將王稚登當成唯一的知己,與他傾吐心事,細說情懷,遙寄自製的小袋和紗巾,也贈送禮物給他夫人,從家常的火腿醬菜,到小資的古鏡、紫銅鎖和烏金扣。當他偶爾來到她所在的城市,她總是殷勤地一再挽留,請他暫且停輿數日,容許她的情衷能盡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