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精神障礙者如何生活? 第十屆《社會瘋印.藝文展—雜魚》告訴您 慈芳創會所 中央要複製成立

疫情下精神障礙者如何生活? 第十屆《社會瘋印.藝文展—雜魚》告訴您 慈芳創會所 中央要複製成立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疫情近3年,民眾生活深受影響,對於精神障礙者,他們又是怎麼度過的?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主任侯玉珍表示,精障者原本是被照顧者,但在疫情下反倒是成了被需要者。有人幫忙確診的家人去排隊領口罩或快篩劑,有人在疫情下有了新生命。這些疫情下的生活點滴和感受,成了第10屆《社會瘋印.藝文展-雜魚》的主題和素材,即日起在土城區中正路18號公有市場大樓6樓展出,歡迎社會各界蒞臨觀賞體會。

成立於民國94年的慈芳關懷中心,是新北市政府委託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辦理,也是全台灣第一家取得國際認證的會所,採會員制,專門提供精神障礙者諮商輔導、個案管理和活動規劃等,讓會員彼此參與和付出,相互理解和關心,重新連結自己與家庭和社會的關係。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萬心蕊教授表示,非常感謝新北市政府長期支持精障朋友及家屬,提供專屬場地,中心也與鄰里建立信任、互動的好關係,進而推廣到台北市,更讓中央看到會所與社區的良性發展,因此衛福部社家署決定在社安網政策下,全國要成立49家會所,現在正積極籌備,未來慈芳中心會成為訓練場所,會員也會成為老師。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萬心蕊教授表示 感謝新北市長期支持精障朋友及家屬 現在衛福部社家署決定全國要成立49家會所。(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表示,社會對精障者有刻板印象,市府18年前就開始關照支持,這項具體成果終為中央所看見,要在全省複製推動。慈芳中心從10年前舉辦《社會瘋印.藝文展》,109年曾與故宮合作,在台北市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攜手合辦「#有精神」展覽,受到社會各界的矚目。這次回到會所,以疫情下生活為發想,讓人看見他們的努力。

▲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許秀能表示希望大家來看展 給精障朋友鼓勵。(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主任侯玉珍表示,「雜魚」是會員岳曾所發想,他認為中心是個魚缸,而會員來自四面八方,都有獨特的過往,平時聚集時無感,分開時又有說不上來的怪,希望鼓勵大家在面對人生不同的關卡時,要努力用心走出及突破。

一位前往觀展的婉慈,在觀賞完魚魚眾生、游我游你、我的秘密棲地等展區後,留下深深感動:「疫情那段時間,我覺得就像龍捲風,捲過我的生活。隔壁村莊有20幾個人確診,那一陣子,村莊就像被龍捲風掃過一樣,了無生氣。我那一陣子的生活也是兩點一線,上班跟家裡還有行經的路線。現在大家對疫情已持著共存的態度,我才覺得生活好像又一點一滴地回來了。」

▲第十屆《社會瘋印.藝文展—雜魚》在土城區中正路18號公有市場大樓6樓慈芳中心展出。(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慈芳中心前主任謝佳蓉特地帶著剛滿1歲的兒子回到會所看大家,土城當地員信里里長杜萬來、土城區家長聯合會理事長黃嘉文和蘆竹國際同濟會友邱振沂等人也到場表示關心和支持。中心主任侯玉珍說,歡迎大家來看展,說不定精障者疫情下的生活,與您有同樣的節奏和感受,中心聯絡電話 8262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