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與排濕

濕氣與排濕

作者:林俊豪 / 編輯:Gothe

過了端午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悶熱潮濕的炎炎夏日
身體不但要承受室內室外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
體內的水分濕氣調節更會影響包括 #皮膚濕疹 #汗疹 #香港腳 #排便粘膩 #呼吸道過敏 #牙齦腫痛 #心肺衰竭 #足部水腫 等多重症狀的發生!

濕氣是如何形成的?又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調整?
以下遂一說明:

身體內臟器官的溫度是 #高於體溫的
當食物由食道進入胃,再推送至腸道的過程當中,液態的食物泥及水份一部分被絨毛組織吸收,另一部分則形成汽化作用,轉變為細小分子狀態而擴散至不同的組織器官。

這些分子物質因為組成的元素不同而有不同的直徑大小,分子顆粒較細者可以自由進出內臟平滑肌與筋膜組織,完成養分的供應與體液的新陳代謝。

然而,有三個最主要的因素會阻礙液態分子的擴散作用
造成水分子停滯於體腔之間,形成所謂的 #濕氣與水腫現象

其一為「筋膜組織與內臟平滑肌的僵化變形」
這個因素主要是由於物理性的骨筋膜結構錯位所導致的軟組織擠壓變形,促使可滑動空間變窄或甚至消失,因此液態分子被阻隔而無法滲透。

其二為「寒涼食物的過多攝取」
舉凡冷飲冰品、瓜果葉菜、仙草、牛蒡、洛神花、白蘿蔔等等各類食材都是較為寒涼的屬性,無論是內臟平滑肌、肌肉筋膜、微細血管和神經等組織都會受到「熱脹冷縮」的物理原理作用,遇冷則收縮,原本能夠通過的液態分子就被阻隔於外,形成水分的滯留。

最後是「高鈉高糖的飲食」
液態分子要通過細胞辨膜時,外部滲透壓必須高於內部滲透壓,密度高者會往密度低者擴散,逐漸達成密度與滲透壓均等的平衡狀態。

倘若攝取鹽分或糖分過高的食物時,養分元素的密度過高會導致細胞瓣膜等逆滲透作用,促使水分的汽化不完全,殘存大量液體於組織之間,形成 #濕氣漫流的現象。

總結以上造成濕氣的原因之後,可以很簡單的透過「保持肌肉筋膜的柔軟通暢」、「避免寒涼飲食」、以及「避免高鈉高糖飲食」等三個重要方法,輕鬆有效地改善擾人的濕氣水腫問題,而且完全不會因為攝取過多的利尿飲品而產生其他的體質副作用,是從最根本改善的方法。